项目名称:全周期多维度构建颅内动脉瘤临床分级诊疗体系及推广应用
完成单位: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水平:国内先进水平
综合得分:82.83分
评审专家:李浩(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光富(四川省人民医院)、树海峰(西部战区总医院)、唐晓平(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曾春(遂宁市中心医院)、唐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易勇(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此成果中,该单位依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资阳市科技局及医院科研支持项目等基金,结合本地区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本地区该疾病的诊治水平与环境,通过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全周期多维度的数据收集,探索制定个体化的“精准”治疗策略,通过对治疗病例术前与术后(含随访期间)的数据分析,探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最佳手术方案。针对目前基层医院对该病的认识仍缺乏统一性,存在过分高估其风险性或认识不足、缺乏对应人才及技术、设备落后等原因,构建全周期多维度颅内动脉瘤临床分级诊疗体系,并积极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医疗单位进行推广应用。
主要创新点如下:
1.该成果以基层县市级医院为主体,针对开展此类疾病诊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难点,基于目前基层医院的条件,构建颅内动脉瘤瘤全周期多维度临床分级诊疗体系并在区域内推广应用。构建了该地区完善的颅内动脉瘤临床分级诊疗体系,降低了该地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2.该成果提升了基层医院技术水平,降低了该地区该疾病的病死率,为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了保障,同时带动了本地区介入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发展,有利于基层医院掌握早期手术的关键技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疾病负担,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实现了分级诊疗。
3.该成果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编写专著6部,发表论文13篇(其中SCI 6篇),成果构建的全周期多维度颅内动脉瘤临床分级诊疗体系现已在50余家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随着该成果的全面推广,将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带动区域医疗水平提高,促进医疗事业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