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毫米级地质灾害在线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北京智想北斗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综合得分:91.01分
评审专家:刘成龙(西南交通大学)、郑子天(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汪华章(西南民族大学)、肖俊(浙江大学)、徐奴文(四川大学)、周洪福(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黄练红(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此成果中,成果完成单位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更好的开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开展了高精度地质灾害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本研究融合多学科技术,对地质勘探、灾害预警阈值计算、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研发、地质隐患点选择、高寒高海拔施工、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研发等多领域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建立天-空-地-图为基础的毫米级地质灾害在线综合监测预警系统,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提供了基于多传感器、网络化、实时化监测的整套解决方案,提升了地质灾害防范领域的监测技术水平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主要创新点如下:
1.该成果建立了高精度地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了易发地质灾害地区地质灾害监测的实时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为以后长期高频、动态准确监测地质灾害及科学分析其诱因奠定基础;
2.该成果建立高海拔地区多类型地质灾害关键致灾因子指标体系,揭示了地质灾害成因演化机制模型,填补了我国高寒高海拔地区智能化自动实时监测空白,为监测预警领域提供了技术支撑,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监测技术水平和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3.该成果综合运用地基INSAR、高精度GNSS、微波脉冲、应力应变、地声震动、倾斜等多种测量技术,融合14类监控传感器,通过自研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建立全天候、大范围地质灾害综合预警体系,实现地质灾害毫米级监测精度;
4.该成果发表论文23篇、软著34项、专利16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4项、已受理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9项,已授权外观设计专利2项),成果应用于我国多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当中,直接经济效益近8000万元,并成功预警长白山景区较大泥石流灾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地质灾害高精度综合监测预警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