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基于输配电线路的联网型智能驱鸟装置

项目名称:基于输配电线路的联网型智能驱鸟装置

完成单位:四川省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综合得分:87.24分

评审专家:刘亚俊(华南理工大学)、汪华章(西南民族大学)、郑华林(西南石油大学)、黄纪刚(四川大学)、孙传新(中国电科第二十九研究所)、宰文姣(四川师范大学)、程丽君(中国电科第三十研究所)

成果完成单位建立了以“护线爱鸟”为理念的输配电线路涉鸟故障“动态+生态”“疏堵结合”差异化综合治理方案,此方案克服了涉鸟故障分布动态变化、鸟类强适应性特征,采用“远驱近赶”方式防护杆塔立体空间,构建出全新的具有多层级、差异化、持久性生态防鸟综合解决策略。同时,根据该方案配套开发了联网型智能驱鸟装置、气炮驱鸟主机、动态防鸟设备、组合式可拆装飞禽栖息平台等一系列“动态+生态”“疏堵结合”的驱、防、护鸟设备。通过该成果的研发应用,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杆塔涉鸟故障的发生,提升了居民用电幸福感,同时很好的平衡了人类电力发展与鸟类生存间的矛盾,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电网和谐发展的双赢,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该成果以“护线爱鸟”为理念,开发出联网型智能驱鸟设备及气炮驱鸟主机、动态防鸟设备、组合式可拆装飞禽栖息平台等一系列“动态+生态”、“疏堵结合”的驱、防、护鸟设备,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杆塔涉鸟故障的发生,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电网和谐发展的双赢。

2、该成果将远程摄像头识别、动态调整超声波输出、爆闪警示灯、天敌声音模拟集成为一体,并且集成了不同频率及不同类别的声音信号,不同颜色及不同强弱的闪光信号的驱鸟产品,将多设备集成到一台主机上,大大节约了用户采购及安装维护成本。

3、该成果已应用于成都、阿坝、乐山等地的10余个电网项目当中,大幅降低了涉鸟故障跳闸率,进一步保障了电网供电,提升了居民用电幸福感,有效化解了电网安全与保护鸟类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输配电线路涉鸟防护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

Section image

 

上一篇
基于石墨烯的医用防护用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
UV阻隔袋在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研究及应用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