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无堵塞后置反硝化滤池

项目名称:无堵塞后置反硝化滤池

完成单位: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综合得分:86.28分

评审专家:白威(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唐晓旻(重庆工商大学)、陈善华(成都理工大学)、陈斯恺(西南交通大学)、张敬苗(重庆大学)、杨柳(成都大学)、张世欣(重庆交通大学)

在此成果中,成果完成单位针对国内广泛应用的反硝化深床滤池易堵塞、耗能高缺陷进行研究,开发出一款耦合了生物滤池和生物膜工艺技术优势的无堵塞的后置反硝化滤池,大幅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减小占地面积,使生物滤池在可接受污染物负荷、反冲洗周期、抵抗滤料流失等滤池综合性能上得到了较大改善,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双碳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创新如下:

1.该成果将生物滤池和生物膜有机结合,通过采用轻质滤料和高填充率的固定床结构,开发出一种高效反硝化滤池系统,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2.该成果具有结构简单,无需清水池和反冲洗水泵的特点,反冲洗频率低,不宜堵塞,水头损失小、能耗低、运行稳定,出水水质TN可稳定降至3mg/l;

3.该成果滤池由于设有曝气系统,可以实现硝化反硝化只有切换,此外,填料的使用寿命较长,也无需进行更换;

4.该成果已应用于7座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良好,能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累计销售金额5723.887万元,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反硝化滤池技术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

broken image

 

上一篇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工业电视AI识别与安全行为管控技术应用研究
下一篇
休克可视化标准诊疗路径的建立及信息化诊疗系统的研发与推广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