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凉山地区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项目名称: 凉山地区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洛阳现代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乾坤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盐源县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姑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综合得分:91.29分

评审专家:程安春(四川农业大学)、吴宗福(南京农业大学)、陈红英(河南农业大学)、马利青(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徐志文(四川农业大学)、李文涛(华中农业大学)、熊朝瑞(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该成果开展了凉山地区羊主要疫病感染情况、实验室监测、寄生虫病药物驱治试验、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综合前期研究成果创新性提出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421”模式,并在凉山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凉山地区和我省羊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养羊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州战略。

1、该成果系统性的开展了凉山地区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涉及羊主要疫病感染情况、实验室监测、寄生虫病药物驱治试验、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寄生虫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成功建成凉山地区羊主要疫病调查研究数据库,阐明羊主要疫病病原的分子特性、免疫原性和致病机理,建立了一批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技术,为羊主要疫病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参考依据;

2、该成果利用宏病毒组分析,首次检测到山羊肠道病毒Bopivirus B,并阐明了山羊肠道病毒Bopivirus B、绵羊肺炎支原体P108蛋白、溶血性曼氏杆菌重要抗原的分子特性和免疫原性;利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首次检测证实了羊口疮病毒129蛋白对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宿主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影响;

3、该成果成功研制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抗体检测试剂盒,首创将化学发光技术应用于羊病检测中,大幅缩短检测时间,为兽医诊断提供了良好的检测工具;创新性将超微粉碎技术运用于中兽药制剂中,进一步提高药物溶解度、改善制剂外观形态、促进药物吸收、增强临床疗效;

4、该成果有效降低了羊产业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淘汰率,全面提升了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水平,减少了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健康危害,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推荐了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5、该成果发表论文33篇、制定地方标准5个;出版著作2部、获授权专利7项;成果创新性提出羊主要疫病综合防控“421”模式,并在凉山地区建立4个示范场和20个推广示范场,涵盖凉山17县(市),覆盖率达100%,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凉山地区和我省羊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养羊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州战略。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羊病疫情防控技术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

broken image

上一篇
专利大数据服务系统建设
下一篇
面向网络空间威胁的感知溯源处置关键技术及应用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