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内镜下新型胆道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水平
综合得分:85.11分
评审专家:孙晓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付祥胜(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廖娟(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吕沐瀚(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汤善宏(西部战区总医院)、汪荣泉(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杨国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此成果中,该单位开展了内镜下新型胆道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研究。解决了植入支架费用较为昂贵,且植入支架可能导致支架堵塞、移位、黄疸复发、胆管炎等问题。该成果可广泛应用ERCP领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患者并发症及治疗费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主要创新点如下:
1.该成果对恶性胆道梗阻的晚期胆管癌患者短时间的留置鼻胆引流管引流退黄后,通过内镜下异物剪直接剪断鼻胆管引流管,将鼻胆引流管残端直接暴露于十二指肠内,替代塑料支架实现持续的内引流,与植入塑料支架的对比,该方法短期内与塑料支架有相当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塑料支架更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升高。。
2.该成果具有较好的创新性,能够同时对患者实施胆汁外引流及内引流,前期外引流可以快速缓解黄疸及胆汁淤积,后期内引流能够持续维持,模拟了正常的胆汁引流途径。
3.该成果所采用方法提高了高值耗材的使用效能,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医疗费用更低的治疗选择,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有助于为胆道植入器材的改进提供参考。
4.该成果现已应用于遂宁市中医院、射洪市中医院、遂宁市安居区人民医院、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累计收治60名患者。该成果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让广大基层患者“大病不出县”,及时有效的得到治疗,促进了医院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推进了医联体建设和院际间的深度合作。
综上所述,评审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ERCP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