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成都电信5G+绿色边缘算力节点部署技术及应用
完成单位: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斯普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综合得分:90.06分
评审专家:周宏莉(四川省城乡建设研究院)、王曦(西门子(中国)智能基础设施集团)、于忠(四川和能华建科技有限公司)、吕泽均(四川大学)、刘宇(电子科技大学)、杨兴春(四川警察学院)、黎珂(工业信息安全(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在此成果中,成果完成单位开展了成都电信5G+绿色边缘算力节点部署技术研究,通过将算力设施下沉至城市神经末梢(如产业园区、公园、工厂等),构建“百公里级中心云+十公里级边缘云+公里级算力节点”的立体架构,破解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传输距离远、综合能效低的痛点,实现了算力设施与城市空间、市政功能的有机结合,是“生态友好、绿色双碳、算力充沛”三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
本成果主要创新如下:
(一)该成果通过基于5G边缘节点安全自治与多模态安全防护技术、高精度预制模块化快速构建系统、近零碳被动式节能技术耦合体系及双冷源热管制冷系统四大创新技术实现了边缘算力节点的“安全自治、快速部署、近零碳运行”,为“东数西算”工程提供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支撑;
(二)该成果围绕现有5G网络存在的算力布局不足、能效水平偏低、场景融合度低等问题,开展5G+绿色边缘算力节点部署技术及应用,破解了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传输距高远综合能效低的痛点,构建了“百公里级中心云+十公里级边缘云+公里级算力节点”的立体架构,通过将算力设施下沉至城市神经末梢,实现了算力设施与城市空间、市政功能的有机结合;
(三)该成果通过多模态传感与5G内生安全技术融合,实现物理与网络双重防护,将入侵漏报率从行业平均15%降至1.8%,显著提升边缘节点的安全质量;采用高精度0SB预制模块化体系与干法装配技术,将机房建设工期缩短75%,非标件占比降至5%以下,单平方米建造成本降幅最高达45%(含人工);通过被动式节能技术与双冷源热管无水制冷系统,降低能耗与水资源消耗,综合能效提升30%;此外,道过城市空间融合设计,促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向绿色低碳、高效协同方向升级,推动建筑工业化与智能化转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协同模式;
(四)该成果已在智慧公园、智慧赛事、智慧工厂、智慧医疗及高清直播等多个领域成功应用,通过30余个规模化项目验证,累计销售金额超2亿元,形成覆盖各类典型场景的边缘算力节点网络。该成果的应用有助于优化算力布局与能效水平,为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提供可复制的低碳范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产价值。
综上所述,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基站节能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