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无线网络自适应节能决策AI引擎的研究与应用

项目名称:无线网络自适应节能决策AI引擎的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

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水平

综合得分:91.22分

评审专家:高云君(浙江大学)、赵宇海(东北大学)、吕泽均(四川大学)、汪华章(西南民族大学)、杨兴春(四川警察学院)、黎珂(工业信息安全(四川)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王舒(福州大学)

评价专家审阅项目资料,听取成果研究报告,经咨询和讨论,形成评价意见如下:

(一) 提供的资料齐全,符合科技成果评价评审要求。

(二) 该成果旨在解决传统节能策略普遍存在响应迟缓、调控粗放、覆盖与收益矛盾突出的难题。突破了三维立体全时空轨迹还原、动态能效博弈优化、多智能体分布式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出可落地部署的节能AI引擎,填补了我国在无线网络智能节能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

(三) 该成果主要创新如下:

1、该成果面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下的高精度三维全场景动态定位技术,提出了一个精准定位平台Anywhere,通过授时信息校准与移动热点数据就近修正,实现了厘米级定位精度。

2、该成果依托用户精准定位平台“Anywhere”建立用户移动时空移动性与基站能效优化的映射关系,融合多情景时空预测方法,打破了现有模型对单一场景、静态数据依赖的局限,提升了在多变网络环境下对用户行为模式的刻画能力。

3、该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能效资源的多模态动态博弈优化方法。能够有效破解异构网络下网络能效、服务质量与流量收益权衡的关键问题,实现了异构网络能效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4、该成果构建支持分布式协同决策的基站智能节能机制,每个基站基于本地环境感知与用户行为数据,运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实现“一站一策”的动态策略优化。同时,结合剪枝与量化技术,提升算法在低功耗算力平台上的部署效率。在系统层面,设计分级通信架构与信息压缩机制,降低基站间通信负担,确保在自主决策基础上实现高效协同控制,避免节能策略冲突与连锁失效。

(四) 该成果已授权发明专利10篇、软件著作权3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成果已在全国超20个省份超40万基站规模化部署,涉及银行、医疗、应急、交通、电力、生态、公共安全等行业,累计经济效益超3.2亿元;后续,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部署后,将为运营企业带来成本降低30%以上、系统响应效率提升60%以上的显著效益,形成行业推广优势,突破传统节能技术“降耗损体验”的瓶颈,实现通信网络“绿色降本”与“体验增收”的双重价值升级。

综上所述,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在基站节能决策领域的同类技术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评价服务体系:

本次评价采用由成都博智睿通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省科技成果评价服务联盟、四川省科技厅等团队研究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含理论方法、分类评价指标、大数据分析架构、服务规范等内容。

Section image

上一篇
高海拔暴露脑功能重塑与高原T2DM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机制:多模态影像与代谢组学整合研究
下一篇
成都电信5G+绿色边缘算力节点部署技术及应用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